2016年6月4日—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第一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上指出:“循证医学为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开展中医药循证评价研究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循证医学虽是新兴学科,但已成为全球医疗卫生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影响了全球临床实践和医疗政策的制定。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价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用科学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规律,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循证医学”概念1992年提出,它的兴起对全球医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全球医疗卫生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是医学界的一次革命。循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张伯礼院士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结晶,历久弥新,在防治慢性疾病、老年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应用,为中医药疗效评价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经过10余年的探索,循证中医药学逐步发展,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特点的循证评价方法不断发展。从重视病例报告转向重视随机对照试验;从单中心研究转向多中心研究;从小样本探索性研究转向大样本确证性研究;从注重主观、中间指标到重视客观、终点指标;从重视研究结果到重视研究设计和过程质量控制。
中医药的优势需要用世界通用的方法和语言来呈现,而循证医学就是最好的呈现方式之一。其实,早在张伯礼院士提出“发展循证中医药学,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论点之前,中医现代新疗法——蝎毒疗法就率先在疑难病治疗领域展开了对循证医学的探索。
蝎毒疗法以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为原则,融合了中医的治疗优势和西医的诊断优势,它是以蝎毒药品配合经方中药以及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用来治疗冠心病、脑梗塞、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月子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疑难病的综合疗法。
蝎毒疗法顺应了“循证医学”的时代潮流,可以预见,随着蝎毒疗法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其必将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