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如果世间真有神医,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心是疗愈的良药,人人都有自愈的机能。相由心生,病从心起。当我们心生美好,体内就充盈着创造生命的能量,我们的身体就会向着健康的方向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
2、图书简介
《心转病移:走出情绪困扰,唤醒自愈潜能》,包丰源/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提高,但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负面情绪因素不断在身体中累积发酵,导引气血产生定向与定位反应,形成身体各器官规律性变化和身体中能量的淤堵,造成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出现各种疾病或者加剧病情。
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西医和心理学关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论述,从情绪致病机理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归纳,详尽阐述了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通过追溯不同情绪产生的源头“种子”,分析其在心智运行过程中的规律,精准解读不同情绪形成的疾病因素,以发展或独创的唤醒法、疏导能量淤堵点等疗愈方法,化解致病情绪,唤醒身体自愈潜能,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健康与富足的人生。
本书详解:情绪与肝心脾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肺肾胆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头眼耳鼻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颈椎病、腰椎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高血压、脑血栓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情绪与子宫、乳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3、作者简介
包丰源,中国企业家联合成长计划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CCTV证券资讯《大国商道》栏目特约嘉宾;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分会常务理事;2017年创新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社会责任贡献奖获得者;北京心智家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心智医学创始人。
以“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为使命,十多年致力于研究通过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人生智慧和家族能量,达到有效提高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论与方法,以创立心智教育系列课程,包括“心智禅修”“心转病移”“为人父母”“永续发展”等为通道,在各地传道、授业、解惑,弘扬正气、善念和大爱。发展与研究出科学有效改变心智模式的“唤醒法”“面对法”“呼吸法”“共振法”等方法,帮助更多人事业、财富、健康和亲子关系中的心智障碍,提高驾驭人生的能力,加速实现富足人生!
创立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以倡导和践行“中国太阳公益活动”为社会责任,以捐建心智家园小学和关爱孤寡老人为核心,通过持之以恒的慈善公益活动,不断传播人间大爱与温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出版书籍:《塑造中国形象》《永续发展》《系统赢天下》《用思想来改变一切》《心智能量》《心智的力量》《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共振》《今生相遇都是过往的重逢》《边走边悟》《不要拿过往的经历当资本》《用心带孩子》《成就孩子一生》《谁决定孩子的命运》《决胜右脑》《右脑制胜》等。
4、专家推荐评论
古今精良大德名医,都会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巧妙化解这一状态更利于患者的疗愈。因此,读到《心移病转》,我颇有豁然开朗、爱不释手之感。它通俗易懂,贯穿有儒、释、道和中医的文化精髓,在疾病预防过程中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与社会意义。——《家庭医学》杂志主编/李桂英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气机的失调是人体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中医虽然很早就提出情志致病的观点,但客观地说,在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上还是比较单一。本书是包丰源老师心智医学的良心之作和心血结晶,是对中医心身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宝贵贡献。——北京朝阳医院中医主任医师/高剑虹
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很少关注心理病源,罕有引入心理治疗的方法。包丰源老师用实证的方法和可重复的临床结果去验证心身互动的规律,从而唤醒只重病症而轻病源的当代医学和普罗大众。——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中心副教授/陈科文
6、《心转病移》理论基础
一、人的思想变化会产生情绪,情绪会形成细胞记忆同时导引气血产生定向与定位性反应,形成身体对应器官规律性变化和身体中的能量淤堵,造成免疫力下降,人的就会出现疾病或者加剧病情。
第二、只要找到细胞记忆中影响健康的对应情绪点,通过科学有效的疏导方法释放、清除和化解情绪“种子”,疏通形成疾病的能量淤堵点,就能达到提升自愈能力缓解、减少疾病的效果。
第三、疾病是能量缺失或淤堵程度的显现,能量的变化影响疾病的程度。
第四、人的生命延续过程中都会对因经历而形成的情绪留有深刻的细胞记忆,并以遗传基因的方式形成原发疾病。
第五、疾病是内在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需要”,也是自然界和谐与平衡的结果。
第六、每个家族都是一个特有的系统。家族序位紊乱或者成员的“过失”都会影响和作用于本系统,导致系统中某些成员以“疾病”的方式来平衡系统关系。
第七、疾病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社会、家族、个体之间的平衡关系,经历疾病是一个更好地领悟生命的契机,是在提醒我们应该改变一些错误或者执着的思想。
7、疗愈方法
一、通过科学有效的“唤醒法”、“面对法”、“呼吸法”、“共振法”等方法,查出细胞记忆中不健康的情绪记忆,追溯源头,并释放、化解、清除病患的情绪“种子”,走出情绪困扰。
第二、舒缓形成疾病的能量淤堵点,达到通则不痛,无创伤改变、减轻疾病的目的。
第三、帮助患者在回顾生命历程的过程中转变心智,重新审视疾病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疾病,懂得敬天爱人,尊重生命,籍由心智的提升,达到增加免疫力、激发修复自愈能力,获得身体健康与富足的人生。
8、《心转病移》全书目录
第一章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一、当今医学发展的两个困惑//003
二、心主神明,病由心生//006
三、思想产生情绪,情绪影响思维方式//009
四、病由心解——心是最好的解药//016
第二章情绪产生或影响疾病
一、情绪与疾病的关系//021
二、情绪从何而来//028
三、情绪的特性//033
第三章情绪与肝心脾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怒伤肝//045
二、喜伤心//052
三、思伤脾//059
第四章情绪与肺肾胆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悲忧伤肺//071
二、恐伤肾//082
三、惊伤胆//086
第五章情绪与头眼耳鼻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头//093
二、眼睛//102
三、耳朵//106
四、鼻子//109
第六章情绪与颈椎病、腰椎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颈椎病//117
二、腰椎病//123
第七章情绪与高血压、脑血栓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健康是一种生命的境界//135
二、高血压//137
三、脑血栓//144
第八章情绪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糖尿病//153
二、甲状腺//160
第九章情绪与子宫、乳腺疾病的对应关系和疏导
一、情绪带来女性疾病//167
二、子宫病症//169
三、乳腺疾病//175
四、学术成就//182
第十章心智医学的起源
一、中医整体观//188
二、量子力学//189
三、心智哲学//192
四、全息生物学//194
五、内外因辩证与平衡原理//199
第十一章心智医学的理论基础和调理方法
一、心智医学的理论基础//206
二、心智医学的调理方法//222
第十二章心智医学疏导情绪的方法
一、唤醒法//232
二、呼吸法//236
三、面对法//239
四、共振法//243
五、舒缓能量淤堵点手法//246
六、总结//252
第十三章关爱健康,从当下出发
一、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257
二、身体的能量来自思想//260
三、通过疾病走向觉悟之路//263
附录情绪地图——部分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269
9、《心转病移》导读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关于人类健康的口号,也是对我国全民健康的重要提醒。央视报道称:我国30~5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在全球癌症大爆发的现状下,中国发病率第一;2015年新增癌症患者429万人,死亡281万人……常见疾病患病情况更是触目惊心:据估计,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者2.65亿人,糖尿病患者近1.2亿人,高血脂患者1亿多人,脂肪肝患者1.2亿人,心血管病患者2亿人。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健康状况反而大幅度下降。健康和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村夫,无不对其心驰神往,但面对疾病与死亡,又常常束手无策。
2002年,我的大姐患乳腺癌去世;2007年,我的母亲和父亲分别因糖尿病中风和心力衰竭相隔百天去世。这些经历让我深感人生中最大的煎熬不是财富贫瘠、冤枉打击,而是绝望与无助。生活中的困顿都可以通过毅力、勇气、智慧甚至拼命努力来度过,但是当一个人被病痛所折磨并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那种煎熬是痛彻心扉的。
在那几年,家中五位亲人中的三位相继离世,我心力交瘁。这些生与死的经历让我感觉到,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也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回亲人的健康——但是当时面对疾病,我剩下的只是无能为力。
当时有位著名医生曾告诫我:你的母亲有12年糖尿病史,这个病通常是家族遗传的,而且遗传给男性的概率更大,所以,你现在的年龄很容易患病——这句话让我心惊胆战。
我知道糖尿病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并发症。我的母亲就患有眼睛的并发症,身体非常虚弱。姐姐去世的事情,因为担心母亲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一直隐瞒着没有告诉她。母亲去世百天后,父亲也离开了。这样连续的打击,再加上医生对我的“警告”,这一切让我惴惴不安,夜不能寐。我常想:“难道我的命运也是如此?”绝望中我去求佛保佑,在八大处门口遇到一位追我而来的算命人,他对我说:“先生,你的山根有横纹,这两年容易心脏病猝死。”那一刻,我对死亡恐惧到了极点。
幸运的是,2005年我开始做右脑开发培训。我发现,人的记忆中存储着过往经历中很多痛苦的情绪记忆。这些情绪记忆会影响人的思想认知——不同的思想所形成的行为完全不同,自然最后取得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人早年的记忆不会消失,即使过去很久,带着情绪的记忆几乎都无法抹去;无论社会地位如何、财富积累多寡、男女性别等,情绪记忆对大家都一视同仁。有些人说以前的情绪早已忘却,实际上忘记只是在意识层面,而在潜意识层面是很难磨灭的。只要出现类似的环境,人就会重新经历那时的情绪感受,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希望自己可以多活几年,不至于患糖尿病或者心脏病猝死,我开始阅读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谈道:“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由”指病的根由,病根就是“心”。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人的思想。这就是传统中医理论所讲的“病由心生”。保持平稳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获得健康和长寿。)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有道:“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遍览这些典籍后,我意识到,情绪会伤及身体器官,并有定向性。无论任何种族和肤色,只要愤怒就会脸红,害怕就会脸白,伤心就会落泪等。即使是西医,也有情绪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形成病理反应或加剧病情的理论。
《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每个事物都有根本和枝末,都有开始和终结。一旦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回想走过的生命历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好像总是被一种力量所牵绊制约,同样的经历总是在不断重复。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生活与命运?是什么在作用于我们的思想?既然说凡事都有规律可循,那么健康与疾病、幸福与快乐、贫瘠与痛苦也一定有可以追寻和探究的规律所在。
想到这些,我放弃了右脑开发课程,开始转向研究人的心智究竟是如何运作和怎样影响人的生活与命运的。在十年不断地思考与研究中,我创造了“心智禅修”三个阶段的递进形式的课程,解读自然界的12个规律;通过“永续发展”课程解读如何创造社会、企业、员工之间的心智链接,为企业基业长青奠定发展基石;通过“为人父母”课程,帮助父母从经历中懂得如何正确塑造孩子的心智,实现孩子的幸福成长。
这几年我在处理个案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人的记忆是无法被时间磨灭的,即使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仍然会历久弥新。存储在生命记忆中的情绪形成思想,而思想产生行为,行为创造生活与命运。生活中曾经有过的伤痛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却,反而时间越久,对人的生活与命运的危害就会越深重。
过去我常常会讲:看破、放下、自在。在这几年的经历中我看到:一个人如果没有看破是很难放下的,不能放下也就无从自在。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寻找人生痛苦的根源以止息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时,证悟到,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的情绪。事实上,情绪即是痛苦,会导致人身体和心理产生连锁反应,破坏人的脏腑器官,影响思想的形成,引导人的行为和结果,从而使人走向不同的生活与命运。
人的情绪在于思想。在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想得开就会淡然处之,有的人想不开就会痛不欲生。即使是一母同胞,在同一个家庭成长,接受一样的教育,却依然会成长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位朋友的母亲因患癌症住院,检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住院仅十天就去世了。医生说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道自己是癌症晚期,精神压力过大而亡的。由此可见,情绪影响着人的命运与健康。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就是能量,能量是宇宙的基本元素。处在不同的能量状况下,人会接收到不同的频率和信息。例如,在情绪激动时和心平气和时,人的感受、反应、觉察都是不同的。
情绪最容易被人忽略,却又对人影响重大。每个人经历的事,都会汇聚成记忆的海洋。其中,有些记忆只是信息的留存,它们偶尔在我们的脑海里漾出涟漪,随即消失——它们是平和的、清澈的、无害的;但有些记忆不仅仅是信息的留存,它们伴随着某种情绪,像无法化解的水垢,沉淀于记忆的水底——当它们不小心被搅动时,便会翻腾起来,污染清澈的思想,干扰人们的视野和判断。如果情绪记忆没有有效地清除、化解、释放,它们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上万年——所形成的心智障碍总会在被触发的时候翻腾起来,使心灵蒙尘,使智慧蒙蔽,并直接影响自身与后代的财富、事业、健康、婚姻和亲子教育等各个方面。
《人民日报》曾报道,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恐惧、焦虑容易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容易引发关节炎,压抑易导致哮喘,常受批评的人容易得关节炎……无论中医、西医还是心理学家,都证实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在情绪,常常对一些事耿耿于怀,造成能量淤堵不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怎么会不生病?我们的健康怎么会不受影响?
这些年在心智教育的课程上,我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个案,再进一步分析个案的具体状况,结合查阅相关资料论文和书籍,从而最终总结出部分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比如,颈椎不好大多与跟父母或领导较劲有关;腰不好大多与担当或承担家庭与事业责任有关;关节不好大多与事业或孩子前途有关……我的大姐患乳腺癌,恰恰与她婚姻不顺、情感坎坷的经历有关;我的母亲患糖尿病,而她就是一位怕失落从而形成了很强掌控欲的人,母亲的中风与她很能干,但是总不得志,所以对领导产生很大埋怨情绪有关。经过总结提炼,我在恐伤肾、怒伤肝的基础上找到几十种情绪对疾病的定向对应关系。
父亲在母亲离开后心情异常平静,当时我和二姐觉得这样挺好的,没有过多担心。但是在快到百天的时候,他突发疾病,医生诊断为心力衰竭,四天后离开人世。我们回到家后发现了父亲留下的遗书,遗书中把党费、房间里的生活用品和后事安排等交代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们明白了,父亲不是病痛而亡,而是走向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解脱——他不想给家人、给社会带来麻烦。这些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病是心智景象的外在呈现,内在的画面会产生外在的结果,而且病与家族的过往经历有关联。由此,我便开始研究家族关系与病的成因。经过多年努力,不断研究,我总结出心智医学研究的起点、理论观点和调理方法。
人的思想变化会产生情绪,情绪导引气血产生定向反应,造成身体各器官规律性变化和身体中能量的淤堵,影响气血的正常流动,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人体就会出现病理反应或者加剧病情。疾病不仅是生理反应、物质变化,而且是与情绪、家族、心理、能量、全息、集体意识、个体需要等密切相关,更是生命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我发展和创新了五种科学有效的改变身体状态的方法,即“唤醒法”“面对法”“呼吸法”“共振法”及疏通淤堵能量的手法。这些方法快速有效地帮助了很多人查找出细胞记忆中不健康的心智记忆,释放、清理病患的情绪“种子”,疏通产生疾病的能量淤堵点,达到通则不痛、无创伤改变、减轻疾病的效果。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好掌握,学员在生活与课程中帮助不同的人进行调理,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在回顾生命历程的过程中转变心智,重新审视疾病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疾病,懂得敬天爱人、尊重生命,借由心智的提升达到增强免疫力、激发修复疾病的自愈力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我将这些理论、方法和手段定义为心智医学,是基于人的一切都是内在心智的呈现。中西医和心理学领域都有许多对情绪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同研究机构、学者等都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如美国学者路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中国王中平老师的《心灵的潜能——心平健康学》、刘有生的《刘有生演讲录》、柯云路的《新疾病学》等。心智医学不是治病,而是疗心。这一研究方向是对中医理论的延展与创新,是现有中西医治疗手段的有力补充;是对释放当代人在生活、事业、婚姻、亲子关系中形成的恐惧、担忧、焦虑、愤怒等情绪的科学方法;是帮助人在回顾生命历程中建立人与内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链接关系,提高思想境界和生命能量,创造更高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个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严谨的态度为基础,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心智医学研究以中医理论为出发点,以西医检查指标为参照,以调理后病理反应为验证。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在国家级相关刊物《健康之路》《中国保健营养》上发表了五篇关于心智医学理论与疗法的论文,其中两篇获一等奖。我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陈科文博士,还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招辉,共同研究合写的《情绪障碍和肿瘤关系研究:通过两例子宫肌瘤病例研究介绍情绪舒缓疗法》论文也在美国《国际临床精神病学和心理健康》杂志上发表。我在首届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上都发表过论文,以“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做主题演讲,并在2016年加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陆续在北京、广州、太原、常州、珠海等地进行公益演讲,宣传“关爱健康,从当下出发”的理念,放下对他人的怨恨、嫉妒、较劲的情绪,敬天爱人,尊重生命,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才是健康之本。也曾出访迪拜、加拿大等国家,与国外友人交流和帮助一些人调理。在国内也接待“美国中医养生学习体验之旅”一行,为远道而来的美国学习者讲述情绪与疾病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并在讲解中为他们结合课程做情绪疏导和手法调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班牙人、美国人、加拿大人、韩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等,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与背景,参与调理的人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心智医学不断致力于走向国际——2016年开始申请美国NIH基金,让更多人了解“敬天爱人”的东方智慧,懂得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和调理方法。
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30周年庆典暨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我获得了2017年创新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北京心智家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荣获2017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模式创新奖。我深信,在研究走出情绪困扰,唤醒自愈潜能的这条路上会有更多人一起前行,帮助更多人认知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少生病、少花钱,提高生活品质,创造更高生命价值。
自然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人”定可以“胜天”,一切都处于平衡与和谐之中。战胜疾病,在一定意义上需要我们先战胜“命运”。生命可贵,人最大的成功不是企业上市,不是载誉而归,不是地位崇高,而是能够健康地活着,幸福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
我想借这本书出版发行之机,向这些年帮助我的同仁、朋友表达诚挚的谢意。非常感恩《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审、《家庭医学》杂志主编李桂英教授,她一直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她的慈悲仁爱之心和“为医者就是要帮助更多民众少得病、少吃药”的观点给我很大触动。感恩冯清老师,他的《现代人看中医》《健康养生大实话》《养生胜过医生》等书让我得以从新的角度深入学习医学知识,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给予我很多医学、细胞、基因、全息、气道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推动心智医学发展的建议。感恩北京朝阳医院中医主任医师高剑虹教授给予这本书有关中医理论的把关。感恩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全国政协委员龙致贤教授,他发起创办的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分会,使我有机会加入这个组织向更多人学习交流。感恩中医药大学施雪筠教授,推荐我参加美国NIH资助项目研修班,帮助我打开了一扇国际交往学习的大门,有机会申请美国NIH基金支持。感恩美国马里兰大学陈科文博士,与我共同研究合写两篇论文,并推荐到美国相关方面的学术期刊发表,让更多人了解与分析心智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感恩邵向明老师,她20年来一直研究量子、能量与生命的关系,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介绍给我,让我有机会向更多领域的老师学习。感恩招辉、廖瓘良、孙玫、邓君、邓佳佳、林晓虹、吴莉清……以及所有这些年走进心智教育课程体系学习的朋友,是你们一直在努力支持这份事业,是你们的信任和勇气,让我有机会通过个案进行观察、研究和总结,从而发现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与规律,并有所成果。更要感恩那些进行药学病理研究的先哲,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开拓前行。
感恩我的家族成员,感恩去世的父母和大姐,正是因为有你们,我才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们的疾病才让我走上研究情绪与疾病关系的道路,最终提出心智医学的理论。
健康是一种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中华民族的复兴,美好社会的建设,都需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全民健康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祝福天下人身体健康、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