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晓燕辞职了。入职四年以来,一直跟同事相处愉快,能力得到施展,业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是最近一年,失眠问题却成为她工作上的最大阻碍,也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半年前吃了一个疗程安神补脑的药,没能得到缓解,后来吃过一段时间安眠药,也没能好转。夜夜从天黑到天亮,已经导致神经紧张,轻度抑郁。28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却因长时间的失眠,面容憔悴、脸色蜡黄,也丢了工作。
令人忧心的是,像晓燕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在调查1.8亿网友近90天的行为轨迹,并结合近5万份有效睡眠调研问卷后,做出一个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失眠人群比例高达24%,这也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失眠,其中13-35岁的人群失眠比例不断上升,失眠人群正加速年轻化。
医生提醒:失眠不容小觑,会引发身体诸多问题
古话说,"日图三餐,夜求一宿",生活中人体健康的三大宝:睡觉、饮食和运动,睡觉是占第一位的。
失眠不仅会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同样会导致多种疾病,现代研究证实,有近90种疾病与长期失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抑郁和卒中、记忆力下降、癌症等。
六代祖传中医、奇经疗法创始人张必清教授,经过五十余载病理研究与一万多位患者的诊治后,提出: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神经的亢奋或者焦躁会导致血管变紧,血管紧张会导致脑供血和供氧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引发头晕、头昏、耳聋、耳鸣、眼花甚至是脑血栓、脑梗等。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健忘、失眠症状,是正常人体机能衰退的过程,轻度病情可不予特殊处理,当病情较重时可考虑给予相关益智、脑保护等药物治疗。
如果青壮年过早出现健忘、失眠症状不应忽视,此类情况是相关疾病导致,如急性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及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应该足够重视并且尽早诊治。
治疗失眠要找准病根,张必清教授千年古方解决失眠问题!
对于治疗失眠,公认的一种方法就是补充褪黑素。张必清教授也说:"对于伏案工作的人群,经过一天的劳作后,颈椎曲线压迫颈椎反弓、椎动脉,导致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大脑里松果体的供血不足,而松果体正是分泌褪黑素的主要部位"。
但是目前大部分人服用含有褪黑素的药物,容易产生依赖,依靠药物的维持,一旦停用药物后,病情甚至会反弹。以往对失眠、神经衰弱发病机制的认识,过于强调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长期采用对症药物治疗,有些患者疗效常不够满意。不少患者否认有过度疲劳、用脑过度及精神不愉快等致病因素。
对此,张必清教授提出:"对于失眠,从人体自身病根医治才是最好的方法"。
张必清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项中医临床诊疗项目牵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健康外交中医大师、世界自然医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出身医学世家,祖父张吉安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张必清12岁便跟随祖父学习中医五年,1973年光荣入伍到北京军区从卫生员成为一名军医。
十多年的基层军医生涯,以及随后近四十年的临床诊疗,张必清教授将中医"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的理论融合西医渗透吸收原理研发出了张必清敷贴疗法。这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除能使药力直达病灶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
张必清教授在五十余载的行医生涯中发现,经临床诊治神经衰弱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多有颈椎、胸椎关节错位现象,经用奇经疗法治疗,均能取得迅速改善和治愈的疗效。由于神经衰弱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其发病的脊椎节段均与交感神经节段相符合,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部位。
1.颈椎错位。损害颈上交感神经节,常出现日间头昏、脑胀,精神疲惫,面色苍白,易瞌睡,但卧床又难入睡,头脑清醒无睡意。此多因CI~3错位,枕头不合适而于卧位时牵引颈上交感神经节而兴奋所致。张教授为1例15年顽固失眠患者诊治,1次推拿手法纠正上位颈椎,当晚便能安睡至天明。
2.颈胸交界处关节错位
肢无力、手部怕泠,时有心、多梦易醒等症状。奇经疗法纠正其错位后,"错位后损害星状神经节,常见多汗、胸闷气短、上可使睡眠加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消除。
文中开头所提到的晓燕,正是颈椎问题所引发的失眠、神经衰弱,以及轻度抑郁。所以,即使断断续续服用了几个月的药物,依然没能改善随眠问题。经过奇经疗法的穴位按摩以及中药药贴作用,当天就能轻松入睡。
中医治疗失眠有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也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失眠的产生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的失衡有关。主要关联到"心"和"肾"的脏腑功能。心在中医学上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神明,就是现代医学"脑"的功能,二是主血脉,就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循环系统心的功能。所以"心"的功能以阳、以动为主要表现;肾的主要功能是主水,主管着人体的水液代谢,以阴、以静为主要表现。心和肾的功能要相互交通、动静适宜、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近年来不仅受到国人的追捧,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欢迎,张必清教授所研发的奇经疗法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项中医临床诊疗项目也在中医的推广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