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健康中国”的全新概念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医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粹,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年来,国家对发展中医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2022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其中,基层医生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础力量,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位于四川省简阳市的郑恩强作为一名基层卫生所医生、中医师,欣逢中医药发展盛世,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纯中药的简便验廉为乡亲们治疗慢性病,解决疑难病问题,为健康中国作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郑恩强中医执业医师,简阳简城郑恩强中医诊所负责人,从医30余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简阳市人民医院学习,简阳市中医院学习。
郑恩强医生勤奋好学,为更好地掌握中医技术精髓,他在全国各地拜访名师,学习新技术、新疗法,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吸其精华并学以致用。对整脊正骨,整脊调衡术,微创针刀治疗内科病,慢性疑难病,经方治疑难病,九针埋线等有独特的经验和方法,在中医临床辩证实践应用中,发挥自己的医技风格。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医以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从医三十多年来,郑恩强医生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用中医疗法挽救着一个个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和家庭,治愈了成千上万的患者,给他们带去希望的阳光和久违的欢笑,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患者家属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 妙手仁心”“妙手回春 华佗在世”的锦旗亲自交到郑医生手中。
他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面瘫、面肌痉挛 静脉曲张、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慢性胃病、胆囊炎、多偏头痛、中风、偏瘫、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静脉动症、小儿厌食、小儿夜啼、产后腰痛、产后中药下奶、中医执业医师产后中药收腹、中医美容除皱,中医减肥塑身、慢性皮肤病、顽固性毛囊炎、湿疹、白癜风、抑郁症、失眠、感冒后遗症以及手法整脊调衡等一些疑难病症。
案例分享:
案例一:患者,杨某,性别:男,年龄:65岁
初诊日期:2015年11月2日
头痛厉害,以两侧和顶部尤剧,面黄,消瘦,脉沉弦细,舌淡红,苔白,四肢凉,睡眠一般,大便干稀不调,小便可,肝区叩击轻痛:三年前,脑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脑萎缩,脑白质缺血性改变。
处方:吴茱萸汤
方组:吴茱萸45克、党参45克、生姜90克(切)、大枣12枚(撕)。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加冷水1500毫升浸泡半小时,水开后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第二天,患者告知,当晚吃过药头就不痛了,以前吃去痛片还要痛好几天。
后随访,患者诉,现在吃饭也好多了,肠胃好了,不拉肚子了,高兴的说:这中药真管用!你当初开的时候我还不信呢!
医者按:老祖宗的话:药对方,一碗汤!其言高而难,需要我们医者下功夫啊!正如清代名医。吴谦所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诊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案例二:患者:朱某 性别:女 年龄:32岁
初诊日期:2017年2月10日。
自述:结婚3年,前年宫外孕后,一直不能受孕。月经周期先后不定,下巴反复长痘痘。纳差、恶心,口不渴。二便正常,嗜睡。怕冷,四肢不温。查体:脉滑,舌淡边齿痕。诊断:太阴少阴合病处方:附苓理中汤
方组:制附片15克、茯苓60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
剂量:十五剂(每一剂 水煎服)
二诊:2017年2月27日
自述:精神状态好很多,纳可。
查体:齿痕减少,脉滑。给予附苓理中汤15剂巩固。
治疗效果:3月11日,患者微信告知已经怀孕了,言语间尽是惊喜和感激。考虑到患者齿痕严重,嘱咐其继续用完剩下的药,按时做孕检,随时保持联系。
案例三:患者:杨某 性别:女 年龄:8岁
初诊日期:2016年3月9日
脐周疼痛三月余,曾在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十余天未果来诊,西医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刻诊,面色萎黄无汗,身瘦个矮,发育欠佳,有喜食果冻、乳制品、冰棒食品史,纳差,口中稍有异味,肚脐周稍有压痛,揉按则舒,大便偏稀,日解一次,寐欠佳,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紧。
辨六经:太阴病
处方:补脾七号
方组:制附片15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干姜20克、白术20克、党参20克、砂仁15克、白仁15克、生姜50克(切)。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两大碗水泡30分钟,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多次少量温服。疗效:十剂药服完,脐周疼痛减轻,纳食增,寐可,此患儿共服上方35剂,病愈。
案例四:性别:女 年龄:31岁
初诊日期:2014年12月4日
症状:产后每日肠鸣飧泄,奶水不足,已十五天,舌淡红,苔薄白,边齿痕,脉缓。处方:附苓理中汤
方组:制附片15克、茯苓60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12月15日:诸证均已尚觉奶水略不足原方五剂巩固。
案例五:年龄:23岁
初诊日期:2017年5月19日。
主诉:面部皮肤出现红疹10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平时熬夜较多,本身就有过敏性体质,对于花粉引起,灰尘等刺激性物质,容易出现过敏现象,十天前因空气中花粉较多,引起面部皮肤过敏,瘙痒难忍,搔抓反有刺痛,自行服用抗过敏西药,输液治疗,十天内反复无常,时轻时重,只能戴面纱出门。现气血亏虚,月经量少,每逢例假来,必有腰部酸痛,较为明显。现在患者舌苔淡白,身上有微汗出,怕风怕冷,偶有鼻塞,但无明显感冒症状,考虑到患者,长期熬夜气血亏虚,抵抗力较差,近几日工作压力较大。略有口苦,咽干之症,纳差。大便溏,小便可。脉略浮。
因此而诊断为:太少两感。
处方为:柴胡桂枝汤剂量,五剂
方组:柴胡60克、黄芩20克、党参20克、旱半夏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制附片15克、生姜20克、大枣6枚(撕开)。
煎服方法:1400 毫升水,浸泡一小时,加热至水开,小火煮半小时,分三次,饭前温服,后啜热粥,覆被令微汗出。(药渣煎水敷脸,泡脚)禁忌:生冷油腻辛辣,及绿豆制品。
案例六:患者:孙某 性别:男 年龄:61岁
初诊日期:2015年4月26日
自诉:25日突发语言不利,左半身无力,闭目眩晕,伴项强痛,小便滴沥,夜眠打鼾。查:舌略黯,苔厚腻,舌下郁络怒张,脉迟缓;CT检查结果显示脑梗塞。证属三焦不利,气滞血瘀。治以斡运三焦,通脑开窍。先予以舌下取栓治疗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30克、柴胡6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肉桂20克、磁石20克、黄芩20克、制半夏60克、生大黄20克、通草15克、生姜20克(切片)、干枣6个(撕开)。
案例七:患者:张某 性别:男 年龄:15岁
初诊日期:2016年11月15日
症状:医院检查支气管肺炎,拿打点滴的处方来我诊所要求打点滴,我问了症状,有汗,头痛。咳嗽,大便几日未行,脉浮数,我一想,这不是典型的涂老师讲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吗!于是说服他妈妈,因她本身是医院护士,这种情况用中药效果可能比西药好的多,孩子父亲说可以。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方组:桂枝45克、白芍45克、炙甘草30克、厚朴30克、杏仁15克、生姜45克(切)、大枣12枚(撕)。
剂量:二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治疗效果:嘱按我的要求服药,二日后来告知,一切症状皆无,家人非常高兴,以他妈妈意见至少输液得十五天。问还需用几剂否?我们说好了就行了,可见好的疗效就能让患者心服口服。
案例八: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82岁
初诊日期:2015年2月17日
症状: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肺癌中晚期,前列腺癌;舌红,脉细,便秘,纳差,眠差,双下肢疼痛不能自立。
治疗思路:以调理脾胃为主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克、桂枝60克、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干姜45克、剂量: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二诊:双下肢不疼,能直立行走50米左右,其他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效不更方,上方十剂。三诊:所有临床症状都非常好,能在自家转着玩儿了原方再进二十剂。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中,郑恩强医生从医三十多年来,坚守仁心仁术,默默无闻地学习研究和传承中医,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深入探索、实践、研究,博采众长,运用中医中药拯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守护着千万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健康和幸福,为病患披荆斩棘,拔除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