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洪涛,一名普通女性,今年50岁,年过半百,恰知天命。很多像我一样年纪的女同胞,出门见人已是不会被人喊作美女了,毕竟年龄使然,会被毫不犹豫地称为阿姨,不提“老”字,已是敬称。而我又有点不同,我最常被人喊作的不是张阿姨,而是张医生。是的,我是一名医生,一名妇科医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知道从何时起,“医生”就成了我整个人生的标签——我的职业身份,我的生活LOGO。
消除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的梦想,救死扶伤是医生永恒的承诺,但容易实现的,算不上梦想,轻言放弃的,算不上承诺。所以每一个走上学医道路的人,当初多是既怀着一种年轻气盛的理想主义憧憬,又怀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情怀,大家都知道这条路任重道远,需要一辈子的担当和坚持。
我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87级学生,医学硕士。可能现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学校的名字,但大家一定听说过白求恩同志的大名,以及毛主席对白求恩同志的那句经典评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的,这所学校和白求恩同志是有渊源的,而且在当时还算名号响当当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医科大学中的“清华北大”。不过现在已经合并到吉林大学了,但无论她的名字如何改变,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她是我的母校。
之后我进入了首都医科大学,开始了角色的转变,从曾经的一名医学生变成一名医学教师,一名医学教授。自1998年至今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妇产科专业教学工作,并有幸多次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其实,大学教授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上课教学只是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搞学术,搞研究,发文章,写专著。这些工作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甚至还要挤占周末和假期。不过话说回来,干哪一行都不容易,我们贵在干一行爱一行。我发表的医学论文大概有40多篇吧,具体也记不清了。不过有一项研究成果仍让我记忆清晰,并且深感自豪。那就是在“基于六郁理论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课题项目研究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术后防复发处理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了首届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二等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奖项,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妇幼健康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妇幼健康研究会共同主办,并且首届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所以这份殊荣还是弥足珍贵的。
学习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比之于在校学习和教学科研,医院更像是一个医生的本命归宿,在医院里我们能把多年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切实地帮助患者解决病痛,同时通过实践磨练、经验累积不断提升自我。我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从事妇科工作,已经三十余年。我的日常生活已趋于规律,在北京,每天7点左右到医院,成功避开高峰期,然后看病历、查房、手术、会诊、开启忙碌的医生工作,守护女性健康。
术业有专攻,每个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个人比较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女性不孕症、妇科肿瘤、石女yd再造等妇产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另外,在子宫腺肌症保宫治疗方面我也做过深入研究,有些个人见解,特别是在腺肌症保宫手术治疗及术后防止复发方面还算有所建树。同时作为我国首批妇科宫腹腔镜手术教师,我也比较擅长宫腹腔镜技术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所以将来如果大家有相关疾病的困扰,都可以找我面诊,或者网络留言咨询,我在工作之余,一定会抽出时间帮大家答疑解惑的。
说起医学科普,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讲科普。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发生疾病或生命危险时才开始干预和治疗。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要我们医生更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全过程中。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医学科普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治病救人”。作为一名妇科医生,一名人民教师,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关注百姓健康,传播健康知识,本来就应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也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服务于更广大的患者群体,特别是女性患者,呵护女性子宫健康,传播女性健康知识,欢迎大家多多建议,拔冗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