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
手脚麻木是个危险信号,千万别大意!
手脚麻木是很多老人的常见现象,有些人没有重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风湿科主任李全民提醒,老人手脚麻木是个危险信号,总结起来有7大原因。
臂神经受压。睡眠中如果姿势不正,颈项偏斜或手臂受压,就会引起手发麻。这时只要换姿势睡,活动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消除。
药物副作用。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剂可能导致肢体麻木,这种麻木通常从手脚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常伴有过敏或感觉异常。因此服用这些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
营养不良。长期胃肠功能障碍或食物摄入减少易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引起周围神经炎和神经根损害,从而造成手脚麻木。
颈椎病。经常单手麻木,很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主要由于长期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近七成手麻症状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之一,伴有四肢对称性麻木症状,下肢麻木最常见。
脑梗。手指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另一侧完全正常,同时伴有头痛头晕、视线模糊等症状时,要警惕脑梗。其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是急性的,一定要及时送医。
痛风。临床显示,手麻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导致。
李全民介绍,手脚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要想摆脱手脚麻木,不但要坚持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高纤维蔬菜,可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手脚麻木。
多饮水。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
补充维生素。老人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提高身体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症状。
适度运动。午后或傍晚,可在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但不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伸腿、扭腰等)。
注意睡姿。睡觉时最好平躺,不要压着手脚。枕头高度一般以7-9厘米为宜,软硬也要适中。
定期体检。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要有睡午觉习惯,40分钟为宜。
出现手脚麻木,要去医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办法。【详细】
天气寒冷,怎么样才能让手脚不冰凉?
随着气温下降,不少民众尤其是女性的手脚又开始暖不过来了,虽然穿着厚衣服,但是手和脚还是冰凉。手脚冰凉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华表示,手脚冰凉通常不是病。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对大部分人来说,冬天手脚冰凉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气温降低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手脚冰凉。也可以这样理解,天气变凉、身体感到冷的时候,为了保护体内更重要的脏器不被冻着,皮肤进行自我调整,关闭毛细血管,让血液流向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保证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温暖。这样一来,流向手脚等的血就大大减少,所以人们会感到手脚冰凉。从中医角度讲,冬季手脚冰冷的原因有阳虚、血虚和气郁等。大多数手脚冰凉的人士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女性比较多见。
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寒凉症状。泡脚的时候可以在热水里加点米酒和姜片,也可以去有经验的中医那里开个泡脚驱寒的方子。泡脚的时候水温以适度为宜,并不是越烫越好。有的女性民众如果一整晚睡觉手脚都暖不过来,可以尝试一下“食疗”。平日饮食可以多吃温热食物,比如羊肉、枸杞、大枣、山药等,尤其是羊肉,低脂高热,很适合冬季食用。
另外,提醒爱美的女性,寒气袭来,多穿衣服是防寒法宝。有的女性朋友冬天喜欢穿裙子,或者怕穿得多了显胖,不穿羽绒服等厚衣服,其实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很不负责任。冬天,女性尤其要注意多穿衣服保暖,而且以宽松为宜,穿着太紧也容易让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手脚冰凉。中医认为“动则生阳”。缓解手脚冰凉还有一个方法屡试不爽,那就是户外运动。户外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促使血液到达末梢,手脚冰凉的情况自然就缓解了。因此多运动是缓解手脚冰凉的最佳方式。【详细】
手脚麻胀是血管在预警!别不当回事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介绍,最近在门诊连续看了两位40~50多岁的男性,他们患糖尿病时间并不很长,只有1~3年,血糖控制得也不算差,但就是手脚麻胀,冬春季更严重。
这也是不少患者困惑的问题,自己患病时间不长,血糖控制得也不错,平时主食都控制得较严,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症状出现?其实就是因为循环方面没有重视,导致的肢体症状。从改善循环入手,去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病症(心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变,后者还可能导致糖尿病足),这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糖尿病治疗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营养治疗,第二是降糖治疗,第三是循环治疗,如果只关注血糖自然可能会有偏颇。
首先,营养方面应该减少外出进餐,实在回避不了,也应该在餐桌上多吃主食和素菜及凉拌菜,少吃油大的菜或肉类。每天花在吃饭和应酬上的时间多了,运动就更没有时间了,这样时间久了,腹型肥胖和高血脂、脂肪肝自然会找上门来,血管也可能会因高脂饮食、乳糜血,又缺乏消耗而到处形成管壁增厚、动脉硬化和斑块。
第二,降糖方面,首先要争取血糖控制得较正常,较稳定;其次,要争取通过降糖治疗促进动脉硬化的预防和血液黏稠度的降低,这对降糖选药是有要求的。总体来讲,既要考虑降糖,又要兼顾控制动脉硬化和血液黏稠度。
第三,循环治疗,有些患者多年来存在血脂偏高,因为没有症状也就没有考虑用药治疗,更有甚者,已经有了动脉硬化、血管斑块、脑梗或冠心病,却仍顾虑降脂药的副作用不肯长期使用降脂治疗,这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建议糖友应分别从饮食调整、加强运动、戒烟限酒和调整促进循环的药物入手进行循环治疗。【详细】
泡脚搓脚晒脚,能强身
人老足先老,养生先浴足。人体足部有6条经脉,与脏腑相连。足部是肢体末端,也是负重部位,特别在站立或长时间不活动时,瘀血、肿胀易集中在腿部和足部。泡、搓、晒,这3种保健方法就能很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泡。人体阳气不足,四肢就会冰冷,尤其是老人。促进肢体末端血液循环的方式首推泡脚。水中热量可通过足底进入全身,使肾经、肝经得到养护。同时,还可刺激足部反射区,调理内分泌,舒筋活络。
搓。建议老人泡完脚后用双手掌心轮换着按摩揉搓足部,每次揉按10余次。同时观察足部颜色、纹路和按压时的感觉,如出现异常痒、疼、麻和结节,可能提示脏腑出现相应病变。足部按摩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特别对某些慢病有一定疗效。建议将全足按摩3~5遍,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晒。中医认为,多晒太阳能得自然界阳气之助,是补阳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容易手脚冰冷的老人,多是阳虚体质,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寒气。晒脚要选择天气好、阳光充足的时候,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脚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部位)。
现在天气转凉,老人可穿着袜子在阳光充足处晒脚,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