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境迁,以前家家必备的味精,如今仿佛成了“致命毒药”。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对莲花这个品牌一定不陌生,家里有味精的,十有八九是这个牌子。而如今,莲花味精集团24枚“莲花”相关商标拍卖即将进入拍卖期,是谁让当年的“味精大王”走上拍卖之路?
这或许跟大家的饮食习惯改变有关。
根据显示,我国味精的消耗量已经从2013年的114.6万吨下降到了每年近80万吨。伴随着味精市场需求量的不断缩减,味精企业也逐渐衰败。
这头,国人在抵抗味精,而另一边的韩国,却有人沉迷吃味精。
一、韩国男子38年吃掉2774kg味精
这名男子是韩国人,他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喜欢吃味精。长达38年里,他每天必须要吃掉200g的味精。就算喝水,也要放点味精来调味。
男子表示:这辈子吃到最美味的东西就算味精,如果不能每天吃味精,人生要多么寡淡无趣。
画面是男子与某位同事一起共餐。男子在自己饭菜加了3勺味精,又在米饭里拌入一勺。节目组的摄影小哥不太相信男子会以这种方式食用大量味精。在拍摄过程中,自己上去尝了一口男子碗中的饭菜。只见小哥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可见,该男子食用的正是调味品中的味精。
男子表示,自己是在38年前无意中发现这样的“美味”。有一晚自己喝醉了,原本想给自己弄一杯糖水,没想到错把味精当成了白糖,喝下之后,从此味觉的新世界被打开,那日起,男子便开始每天食用大量味精。
每天200g味精,38年,那可是足足吃掉了2774kg的味精啊,多么可怕的一组数字。
二、味精是不是“害人精”?
味精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调味品,但近年来关于味精对身体有害的争议不断。让不少人想吃又不敢吃。那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味精到底是不是“害人精”呢?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是由一名日本科学家通过蒸发大量的海带汤得到的。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其实在很多天然食材中,都存在着大量谷氨酸,所以它本身并不是什么有毒物质。
但是以蛋白质形式出现的谷氨酸,不会在味道上产生影响。只有游离的谷氨酸才会呈现谷氨酸盐的状态,而产生出“五味”之上的另一种味道——“鲜”。
现代产品工艺中,通过从玉米、海带、小麦等天然食物为原料,经过发酵或生物工程技术制取,就可提取出谷氨酸钠。经过提纯后得到味之素,也就是我们现在说得味精。可以说,味精的生产过程与酱油、醋相似,都是发酵的结果,并没有添加什么“化学原料”。
·“味精有害论”来自哪里?
味精最早的“黑粉”是美国人。1968年,当时一名美国医生在旧金山的中餐馆吃了一顿饭,饭后觉得手抖及脸颊发热,他将这个经历写成论文,并称这种症状为“中华餐馆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厨师在菜肴里添加大量味精。
一听到是“病源”来自东方,西方媒体可起劲儿了,大肆宣传说味精有害,从此之后,味精被戴上有害的“黑帽”。
·味精致癌,让人变傻,是真的吗?
除了“中餐馆综合征”,味精还被传具有致癌性:味精(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有毒性,可致癌。
这个说法的前半句没毛病,谷氨酸钠在上升到一定温度时,确实会产生化学反应。但即使多了个“焦”字,它对人体依然是安全的,不仅毒性极度,而且不会致癌。其实焦谷氨酸钠在日常生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把焦谷氨酸钠加入化妆品中,可以起到乳化和保湿的作用。
三、长期吃味精,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通过以上的证据,似乎种种迹象都指明味精“非常安全”。
且慢,大量吃味精,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
我们都知道过量摄入钠,引起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使血压增高。味精和盐一样,都含有较多的钠元素,大量的食用,反而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另外,谷氨酸在脑组织中经过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人体各种神经处于抑制状态,人体就会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
四、味精到底能不能吃?怎么吃?
说了这么多,味精到底能不能吃呀?
能吃!1995年FDA就已经表明味精属于“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也通过相应毒理学实验得出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只是味精的本质还是一种钠盐,食用过多,也会有钠摄入过量的风险。毕竟,味精的作用只是“提鲜”,无需大把大把的加入菜肴里面。
食用味精时,请注意这几点:
1、不要放太多。高钠饮食对健康有不利的影响,烹饪时,添加0.2g左右的味精就可产生足够的鲜味了,放得太多,反而让人觉得口干。
2、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而温度过高,又会失去味精的鲜味,所以放味精最好的时候,是菜品将要出锅时。
3、烹制含酸性、碱性强的食物时,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味精的“鲜味”了,即使你完全不用味精,它也会存在在我们的各种调料中。所以,只要适量,就放心的吃。